HOME | PROFILE | NEWS | MEDIA | PHOTOS | MUSIC | LINK | CONTACT

>>返回媒體 MEDIA>>返回個人資料PROFILE

(懷 人)

再憶恩師桑桐先生

戴定澄

2021年7月22日澳門日報

恩師桑桐先生離開我們十年了,諸多情景還是那麼清晰地浮現於腦際。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全國和聲學科會議舉行,身為青年教師的我也有幸參與。桑先生在大會中,發表了“歐洲藝術音樂創作中和聲的應用、理論與教學的發展”的主旨演講,給我們年輕學者一個醍醐灌頂的啟示:極為新鮮、生動的研究線索,及在研究方法、研究視野方面的思辨,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會議中,在桑先生等前輩前,我以自己的專著《鍵盤和聲與即興彈奏》為依據,以鋼琴為媒介作了一個專題演講,桑先生對我的演講鼓勵有加,並應允給我提供進一步的指導。大師平易近人,耳提面命,令人如沐春風。自此,我持續得到先生的面授嚴格指導,取得了一生受益的進步。

當時內地很少音樂碩士學科,桑先生鼓勵我出外深造。當最初的申請被美國一些音樂院系發函接受、只待經濟擔保書補齊之時,卻因緣際會,因日本教授主動承擔擔保和協助先期簽證,並提供獎學金,在桑先生的支持下,即前往日本國立靜岡大學,跟隨著名音樂家須貝靜直講座教授學習。當時只有匆匆三個月的日文學習基礎,所幸教授允諾在初期可用英文溝通,幸運的是在兩年後,我以日文寫成的一篇二萬多字論文在日本學術期刋發表。

九六年,獲悉桑先生準備招收一名作曲理論的博士生(其時國家文化部共下達三個招生指標,而作曲系有一個名額),因久已有遵從桑先生學科式學習的願望,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放棄正進行的赴美手續,從日本回國報考。經幾輪考試,有幸成為當時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唯一的博士生。九九年,我在桑先生指導下完成的博士論文,獲得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稱號,上海音樂出版社之後出版了以論文為基礎的專著。時過十年,國務院藝術學科評議組組長于潤洋教授在一次全國學術會議上,特地將此書列為中國三本重量級和聲學著作之一進行推薦。

二○○一年,英國紐卡素大學音樂學院得悉我在桑先生指導下的有關研究成果後,提請大學校長書面聘請我,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和部分全職教授的待遇赴英研究。在英期間,持續同桑先生保持聯繫,在先生的鼓勵下,也得到國外同行的熱誠支持,經細緻考證,編著了一部包含有五十部重要作品、四萬字著述的樂譜集《合唱經典——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合唱曲選》,由中國出版總署資助、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桑先生很高興地題寫了書名,于潤洋教授和馬革順教授應邀分別親筆為序。我深知,我在學術上取得的這些成果,均同桑先生當年諄諄教導密不可分。

先生自二十世紀上半葉以來視野深遠的巨大學術成就,在國際主流音樂界有着良好的聲譽。作為一代音樂大師,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風範所形成的優雅高尚之精神,在生前已經聲名卓著,在先生遠離我們而去之後,更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專業界所敬仰的楷模。而先生為我打下的學術基礎和指引的學術方向,則是我畢生受益無窮、受用不盡的財富


追憶周凡夫先生二三事

戴定澄

2021年8月7日澳門日報

那天晚上,朋友傳來周凡夫先生在港離世的消息,實在是大吃一驚。一向給人感覺精神又健康、風塵僕僕來往兩岸四地音樂會、音樂活動的周凡夫先生的離世,無疑是華人樂評界的損失。

記得我二○○三年來澳工作若干月後,澳門著名音樂活動家陳振華先生特地邀請凡夫先生和我一起在萬豪軒茶聚。這也是我和凡夫先生的首次面對面暢談,凡夫先生友善健談,並帶來了題簽的大作《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贈我——此書讀後獲益良多,也對凡夫先生著書的田野採訪和構思運筆工夫感到敬佩。以後,在一些音樂學術或音樂活動場合經常相遇,也常在我任職的學校見到凡夫先生(作為兼職音樂欣賞課導師)總是那麼熱情洋溢、又那麼勤力工作的身影,也總能見到他寫的相當生動、信息量大的評論文章。

本土富才華的音樂創作人李慧芬,曾經有一本關於她的作曲經歷和作曲觀念的專書出版,她同時邀請了凡夫先生和我為該書寫序。當時在陸軍俱樂部舉行新書發行儀式,凡夫先生在儀式上熱誠致詞,鼓勵和支持年輕後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記得當晚大雨,凡夫先生在新書發行儀式後要趕往廣州參加第二天的音樂活動,我有車在會場外,故主動提議載他去關閘,有其他朋友關心他的出行,他也婉轉地感謝後說明“教授會載我去關閘”,可見他的人緣好。那天在車上,兩位音樂界忙人終於又有時間暢談一番,雖然凡夫先生主要從事以樂評為主的演藝評論,我則較多在音樂學和作曲理論範疇工作,但彼此都對音樂有共同的敬拜感。有趣的是談話中還發現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泳池游水鍛煉的時刻,都是大家構思主題、文章的好時機。

凡夫先生思維清晰、觸覺敏銳,那一年,我為了能夠專注於學術研究而辭去了校長之行政職務,專職從事音樂學教授的應盡事務,凡夫先生聽說之後,特地電話聯絡我關心了解,並對我的決定深表理解。此一小事,可見他對人的關心和熱誠。

凡夫先生筆耕不輟,運筆自如,不但出樂評文章,也常常應邀為音樂機構、名人出傳記,香港著名音樂家費明儀老師生前曾親贈《律韻芳華——費明儀的故事》一書給我,即是由凡夫先生為主筆之一完成的厚卷。又如前文所述的《香港管弦樂團三十年》一書等。多年前,澳門一家教育協會出版了他匯編的一套三冊的《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他來函邀請我出席新書發行儀式,但我因公事不在澳門,即拜託了同事前往現場代我購買,並當面代我向他致以祝賀。

這些評論的匯集,對讀者了解和探討澳門一個歷史時段演藝事業的狀況,是重要的文獻參考。當然,一定也會啟發到初入演藝評論界的新人,更對普通讀者具藝術美感的欣賞水準具有幫助作用。
僅以上述二、三事,追思周凡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