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PROFILE | NEWS | MEDIA | PHOTOS | MUSIC | LINK | CONTACT

中國音樂學院「國音講壇」>>返回媒體 MEDIA

戴定澄教授為「國音講壇」(第92期)作《西樂東漸與中樂南移》學術講座

中國音學院網站文章

(相關文章)

2017年4月14日,中國音樂學院「國音講壇」第92期學術活動在國音堂歌劇廳舉行。澳門理工學院戴定澄教授為我校師生舉辦了一場題為《西樂東漸與中樂南移》的學術講座,同時還帶來了澳門本土鋼琴作品的演奏會以及五代相傳的吳氏道樂。本次活動得到了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支持。我校教授劉德海、樊祖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姚恆璐、中國音樂家協會外聯部李紅東等專家出席,活動由科研處王萃、徐天祥老師主持。
戴定澄現為澳門理工學院教授、作曲理論博士、作曲家,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咨詢委員,中國音樂學院和中央音樂學院客席研究員、特聘博士答辯委員,澳門文化局澳門樂團顧問委員會委員、澳門多家音樂社團名譽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戴定澄先生2003年赴澳門工作後,開始關注當地城市音樂文化研究,著有《音樂教育在澳門》《音樂表演在澳門》《二十世紀澳門天主教音樂獨特歷史背景下的作曲者與作品》等。2013年被澳門特區政府授予「文化功績勳章」。

戴定澄先生認為: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流頻繁的地區,這與澳門的移民傳統有關。16世紀葡萄牙人從西方國家到澳門,導致歐亞文化在澳門並存;廣東地區的粵語人群由北向南移民,同時又帶來了閩南文化。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原因,當部分原生地區文化逐漸消失的時候,它們卻在澳門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並獲得了新的發展,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又相當獨特的澳門文化體系。

在澳門西樂東漸的過程中,作曲家夏里柯(1886-1972)、歐師達(1917-1993)、林樂培(1926- )、秦啓志(1938- )、林品晶(1954- )的音樂創作在港澳享有盛名,他們創作的音樂作品是澳門音樂文化的重要財富和瑰寶。本次學術活動上演了部分澳門本土鋼琴作品。鋼琴家龍綺欣演奏了歐師達的《小妹妹舞曲》、林樂培的《舅舅組曲5首》、林品晶的《Three Tiny Tits》等曲目;香港、澳門鋼琴協會主席蔡崇力演奏了夏里柯的《鋼琴曲兩首》(澳門搖籃曲、柳搖金-廣東小曲)、林樂培的《古曲新譯—春江花月夜》、蔡崇力的《驚夢》。

澳門地區至今流傳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道樂。在澳門中樂南移的過程中,吳炳志等人於2003年成立澳門道樂團,在澳門地區傳承和推廣該樂種。在本次活動中,澳門道樂團上演了五代相傳的吳氏道樂《玉皇贊》、《五供養》、《歌鬥張》、《太已贊》、《薩祖吊掛》、《禮鬥組曲》、《迎九皇》,以及澳門八音鑼鼓之《文武點絳唇》等曲目。

戴定澄教授的講座、澳門本土鋼琴作品演出以及五代相傳吳氏道樂的演奏,三個活動三位一體、相輔相成。講座是對兩場演奏的簡要介紹,演出活動是對演講的詮釋。本次活動讓師生們近距離瞭解到澳門的音樂文化現狀以及澳門音樂形成背後的原因,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撰稿人:馬學文